27 March 2025
5 MINS

学校能够培养出更善于思考的人吗?诺德安达认为可以。

与彼得·万利斯爵士对话:学校中的儿童保护与未来的儿童保护 - Can Schools Build Better Thinkers Nord Anglia Thinks So 与彼得·万利斯爵士对话:学校中的儿童保护与未来的儿童保护 - Can Schools Build Better Thinkers Nord Anglia Thinks So


面对节奏飞快、局势复杂、科技主导的世界,知识已无法满足年轻人蓬勃发展的需求。

 

一项面向1500 余名 “Z世代后期群体的全新调查,清晰传递出这一信息。而这一群体正从中学、大学出发,逐步踏入职场。

 

诺德安达教育集团开展的独立研究结果表明,身处亚、欧、美三大洲的1825岁年轻人,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优异成绩仅仅是敲门砖,但远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英、印、美三国的Z世代受访者,既渴望筑牢学业根基,更期盼学校着力培育其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全方位增强自信。

 

事实上,70%的受访者表示希望能对自身思考方式与学习模式有更深入的认知,以便在面对新挑战时,能更加自信从容。

 

 

侧重于死记硬背的体系

 

然而,不少年轻人指出,现行教育体系,完全围绕通过重要考试展开,学生只能死记知识点,其他技能培养不过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Amy Lee以优异成绩入读牛津大学古典学专业。但她表示,这所精英学府的学业要求给她带来了文化冲击,因为她在英国就读的学校,既没培养她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没引导她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24岁的她表示:学校教授的技能,能助力我们应对生活与职场挑战,而不只是应付考试,这一点极其重要。” “过去,学校教我们只需听老师的话,盲目相信老师所讲的内容。但设想一下,如果老板发问:好了,谁来谈谈想法?或是我想听听大家的反馈。要是这时候,你只会不假思索附和在场的权威人士,根本提不出自己见解,那无疑难以发挥价值。

 

僵化的学习模式带来的种种影响

从事咨询行业工作的Sanat Dayani,在德里就读学校期间也有类似经历。

 

他说:学校给学生设定一套固定模式,还告诉他们就得这么做,因为这是现有教育体系所要求的。” “这或许并非深化理解的有效方式,但现实就是如此。学业成绩成了学生生涯的核心追求。仿佛只要拿下漂亮分数,就能顺利进入心仪的大学。

 

课外活动的作用

年轻人普遍反馈,像体育运动、辩论赛事、音乐戏剧排练、志愿公益服务以及户外拓展这类课外活动,是培养自信的关键途径。但课堂教学同样不可或缺,课堂讨论激活思维碰撞,深度探究挖掘知识内涵,项目展示与公开演讲锻炼表达,同学间相互反馈促进共同进步,这些课堂活动都能有效提升自信。

 

25岁的Joshua Moore毕业于音乐专业,目前从事传媒工作。他表示:我觉得,很多同龄人都在质疑自己能否勤奋努力、妥善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时,他们并非尝试自己解决,而是第一时间求助他人。

 

他提醒道,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年轻人,在面对提问时,会习惯性地瞬间伸手拿手机,缺乏独立自主思考的自信。

 

 

科技对思维能力的影响

 

担任学术协调员的Ishu Gupta对此表示认同。在她看来,现代社会一味追求成绩,科技又无处不在,这使得孩子们愈发难以养成反思学习过程的习惯。

 

她解释道:有些孩子难以理解付出努力的重要性。” “从很多方面来看,如今一切都变得太过便捷。你只需在谷歌上搜索,就能找到答案。但这种习惯既无法推动深度学习,也无助于增强自信心。

 

 

元认知。一种学习超能力

 

Ishu所在的学校隶属诺德安达教育集团,该集团旗下超60所学校参与了一系列研究项目,其中一项旨在借助元认知,培养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能力 Ishu所在学校也参与其中。这意味着要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学习方式,学会如何调控学习进程,并对学习过程展开反思。诺德安达称之为学习超能力

 

从根本上讲,诺德安达的教育方法以六大关键素养为核心——“6C”:好奇心、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坚毅、合作以及同理心。而这些正是年轻人在21世纪茁壮成长所必需的素养。学校精心规划教学内容,把思维训练方法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为学生搭建实现学习抱负的阶梯。

 

 

思维养成策略付诸行动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研究机构零点项目提出,理解思维训练方法的一个好方法,是将其视作激发灵感的跳板,以及梳理想法的框架。

 

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的诺德安达国际学校八年级学生在上英语课时,借助名为剥水果的思维训练方法,培养好奇心。

 

孩子们在学习一首新诗时,会绘制四个同心圆。在最外圈和邻近外圈,孩子们记录表面信息,比如诗中引人注意的词汇。再往里一层,孩子们可能会探究为什么有些诗句较长,剖析诗歌的结构。接着,随着探究进一步深入,孩子们会挖掘诗人运用的文学手法。最后,聚焦诗歌核心,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

 

该校教学与学习负责人兼元认知项目带头人Katie Keen表示,这项技巧让KS3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顺利赏析高难度诗歌。

 

她指出:教师并非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导致学生不假思索,机械抄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则在一旁做好引导。”  

 

家长是元认知教育中的合作伙伴

 

家长同样能助力孩子培养元认知能力。阿布扎比的英国国际学校每半学期都会向所有家庭介绍一个学习目标,以及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思维训练方法。

 

小学教师Aaron Regan表示:我们一直在运用观察、思考、好奇这一思维训练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这种方法在课外同样适用。”  “当一家人前往哈利法塔参观时,家长可巧用问题启发孩子,询问:你对这座塔有没有感到好奇的地方?鼓励孩子大胆思考,自主提出这座塔究竟多高?它是用什么建造的?等问题。然后尝试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当学生和同龄人发生分歧时,可以运用感受与选择这一富有同理心的思维训练方法。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并思考还有哪些其他处理方式。这种方法实用性强,多年后学生步入职场,与同事相处时,同样能派上用场。

 

元认知能够提升自信

中国上海闵行区诺达双语学校的科学教师Jehovahnie Mbenteu表示,元认知让那些自认为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收获了全新感悟。

 

她指出:当这些学生了解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后,便开始认识到自身的潜力。” “在第二语言学习环境里,不少学生因为害怕率先发言出错,内心充满担忧,这成为他们树立自信心的一大阻碍。思维训练活动精准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促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获得积极有效的学习体验。

 

该校中学部英语学科主任Alexander Blatt认为,在全球化的社会中,科技、政治以及沟通方式正在迅速发生着变化,这使得人们无论是作为公民还是员工,都愈发难以发挥重要作用。那些常被称作软技能的能力,事实证明绝非无足轻重。

 

这个说法并不恰当,他表示。  “它让这些技能听起来似乎无足轻重。但在当下充满挑战的时代,解决问题的能力、同理心以及协作精神,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素养。

 

有些学生很难理解元认知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日内瓦Collège du Léman的体育副主任Jamie Robertson,讲述了学校里一场圆桌讨论的情形。当时,四名十几岁的女生坚称,元认知学习法纯属浪费时间。

 

但老师意识到,该项目非但没有让她们一无所获,反而赋予了她们提出论点、表达观点的自信。

 

他说:她们运用元认知技巧,讨论学习过程,阐述自身观点,同时还能发现其中存在的矛盾。” “她们当时或许并未意识到这给自身带来的益处,但未来很可能会发现。

 

对学生产生的持久影响

 

对于阿布扎比的Aaron Regan来说,尽早开始培养是关键所在。他表示:如果我们能够从学生幼年时期一直到13年级毕业这段时间里,培养他们的六大‘C’技能,那么我们将会拥有一批具备共情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协作能力的学生。”   “那会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想要获得更多洞见?

Nord Anglia Education | International Day & Boarding Schools - Home